<tbody id="4kezy"><noscript id="4kezy"></noscript></tbody>
  • <button id="4kezy"></button>
    <tbody id="4kezy"></tbody>

  • <button id="4kezy"><acronym id="4kezy"></acronym></button>
    <dd id="4kezy"><track id="4kezy"></track></dd>
    1. 今天:
      您的位置: 德興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動態>鄉鎮動態
      【移風易俗】銀城街道:“內外兼修”用文明之美打造宜居之城
      德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09日 【字體:調小 默認 調大

      來源:德興市融媒體中心

      宜居城市,看顏值,更重氣質。我市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銀城街道扎實開展移風易俗各項工作,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既注重外部環境建設和改善,又強調練好內功,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勢,描繪了一幅幅文明新圖景。

      人居環境美起來

      金秋時節,走進銀城街道吊鐘村,只見村里環境干凈整潔,村民小樓寬敞明亮,農家庭院花草簇擁,村規民約、文明標語在墻上隨處可見,村民正圍坐在樹蔭下,交流移風易俗給村里帶來的新變化。

      圖片

      現在村里環境好了,村里干凈,環境也是會影響人的,看到這么干凈的環境,我們老百姓也會自發的去維護好村里的環境。吊鐘村村民孔有華說。銀城街道以紅色物業聯盟為引領,落實五個四工作機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明確街道統籌指導、村(居)組織領導、村(居)小組主抓整治、群眾全面參與四方責任,組建日常保潔員、鄉友互助、巾幗宣傳、聯戶整治四支隊伍,開好村(居)兩委會議、村(居)小組長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小組戶代表會議四個會議,統籌市財政補助、街道考評獎補、鄉友愛心捐助、村民個人繳納保潔費四類經費,持續抓好公共區域環境、居家環境、生活垃圾、河道環境四大整治,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村規民約用起來

      圖片

      文明鄉風建設,不能光靠黨員干部,還要最大限度地激發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吊鐘村黨支部書記孔江江說,鄉村建好了、管好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據了解,在治理農村紅白事過程中,吊鐘村充分發揮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等五老群體的作用,選出有較高威望的黨員干部、鄉賢名流、村民代表,成立紅白理事會,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助推村民自治、探索紅白喜事會推進移風易俗三項舉措,從村民文明公約、基本行為規范、文明規范、行業文明規范等方面,通過村民大會、小組會、走村入戶等方式,讓村規民約落地見效。同時,設置紅黑榜”“明白墻,以先進引領,獎懲并用,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互相監督,文明新風持續向好。

      鄉村文化活起來

      春風化雨、以文化人。近年來,銀城街道持續豐富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讓鄉村文化起來,文明新風樹起來。

      圖片

      該村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定期舉辦紅色電影進村展播、廣場舞、文藝匯演、夜校等活動,吸引廣大村民參加。同時,大力開展環保、不鋪張浪費、摒除陋習等移風易俗系列主題活動,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陋習進行專項治理,使群眾從袖手觀拍手贊、從站著看動手干,村居面貌煥然一新、社會文明蔚然成風。

      榜樣就在身邊,可親可敬可學,銀城街道注重培育、宣傳先進典型,積極開展最美庭院”“最清潔家庭”“最美好人等評選,一大批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的榜樣成為文明風尚引領者,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以鞏固江西省文明單位,幸福、洎水等文明社區成果為契機,培育鄉村振興軟實力,讓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間。如今的銀城街道,鄉親們不愛比錢多錢少、房子氣派不氣派,比的是家風正不正、家庭和不和、老人身體好不好、晚輩孝順不孝順……(詹求昊 邵慧萍)


      聯系我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国一级片
      <tbody id="4kezy"><noscript id="4kezy"></noscript></tbody>
    2. <button id="4kezy"></button>
      <tbody id="4kezy"></tbody>

    3. <button id="4kezy"><acronym id="4kezy"></acronym></button>
      <dd id="4kezy"><track id="4kezy"></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