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對超預期的省內外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經濟大盤,全市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市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6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1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8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8.5億元,增長5.6%。
農業生產形勢穩定
農產品供應充足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9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蔬菜產量持續增加,蔬菜種植面積51471畝,增長7.2%;產量40089噸,增長9.8%。畜禽供應充足,豬肉產量5592.7噸,同比增長88.94%,牛肉產量增長37.68%,羊肉增長69.44%,禽肉增長8.32%。生豬存欄10.46萬頭,增長66.79%;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0.989萬頭,同比增長10.62%。
工業生產保持平穩
礦產動能持續增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制造業增長10.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8%。分行業來看,31個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產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71%,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同比增長15.9%、7.7%、59.8%。分產品來看,銅金屬、鉛金屬、黃金等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2%、34%、10.3%。工業用電量1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6%。
市場消費穩步增長
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3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全社會批發業銷售額、零售業銷售額、住宿業營業額、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20.5%、7.8%、6.4%、6.1%。分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與基本生活消費相關的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1%、36%;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化妝品類商品、汽車消費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3%、40%、40.5%。
1-5月,全市60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實現9.9億元,同比增長46%,增幅高于上饒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25.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增長54.2%,與上月基本持平;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74.5%,增幅較上月上升27.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平穩
投資結構繼續改善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3.7%。分領域來看,1-6月份基礎設施投資下降31.4%,制造業投資增長2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7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7%。
財政收支保持穩定
金融存貸款增長平穩
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8.85億元,同比增長13.2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31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稅收收入11.77億元,同比增長19.8%。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79.9億元,同比增長13.8%,比年初增加34.4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07.95億元,同比增長22.1%,比年初增加21.44億元。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工資總額保持穩步增長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80元,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7元,增長7.2%。
全市房地產業工資總額同比增長5.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總額同比下降1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工資總額同比下降10.6%;水利、環境和公共社會管理工資總額同比增長21.3%;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工資總額同比增長15.3%;教育業工資總額同比增長28.5%;衛生和社會工作工資總額同比增長24.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工資總額同比增長11%;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工資總額同比增長17.4%。(市統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