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平臺: | 德興市政府門戶網站 | 分 類: | 政府辦文件 | ||
發布機構: | 德興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9年01月10日 | ||
標 題: |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管理與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常年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文件編號: | 成文日期: | 2019年01月10日 | |||
生效時間: | 廢止時間: |
德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管理與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德府辦字〔2019〕2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德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大茅山集團公司,大茅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府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和水利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環監〔2018〕25號)、《關于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環辦〔2015〕53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2018〕40號)等文件精神,加快解決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切實消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從源頭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江西省生活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辦法》和《江西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實施方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管理與保護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生態保護紅線有關規定,以全面鞏固和提升全市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為目標,深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排查與環境整治,加快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工作,著力構建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飲水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高飲用水水源地管理與保護水平,確保全市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和飲水質量。
二、主要目標
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應急備用水源地和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任務,全面清除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隱患,完善飲用水水源地屬地管理與部門聯動機制,實現飲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護的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與法治化,做到“管理科學規范、應急處置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確保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到100%,農村集中式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重點任務
(一)深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排查。各相關鄉鎮(街道)要對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組織開展拉網式、全覆蓋大排查,重點排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上游污染源和風險源,摸清排污單位具有潛在環境風險的工藝、原輔材料、產品等。要對可能泄漏風險物質的生產經營活動實施全過程管理,建立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污染源大數據庫,定期更新風險隱患數據。〔責任單位:環保局、相關鄉鎮(街道)〕
(二)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禁止在飲用水一、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和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拆除或關閉一級保護區內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全面取締畜禽養殖、網箱養殖、釣魚棚和旅游等設施,對一級保護區內的居民實施生態移民搬遷。拆除或關閉二級保護區內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全面取締畜禽養殖、網箱養殖、釣魚棚和旅游等設施,集中收集二級保護區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后外排出保護區。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優先解決保護區內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責任單位:環保局、農業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相關鄉鎮(街道)〕
(三)持續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力度。各相關鄉鎮(街道)要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定期巡查制度,明確巡查頻次和巡查重點,全面加強水源地巡查力度,堅決依法查處影響飲用水水質安全的環境違法行為。原則上,一級保護區做到每個工作日巡查,二級保護區現場巡查每星期不少于2次,準保護區現場巡查每月不少于2次。〔責任單位:環保局、相關單位、相關鄉鎮(街道)〕
(四)逐步提高應對水源突發環境事件能力。相關部門要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防控,按照“一源一案”的要求,編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并及時修編更新,成立德興市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組建環境應急專家庫,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依據各類風險源的特點及其行業特征,在水源地周邊高風險區域科學設置應急物資儲備庫及事故應急池等應急防護工程。公路分局在G237公路(雙溪水庫段)路面改建時,要同步建設事故導流槽、污水管網和應急池等設施,防止污染物進入庫區污染水源。〔責任單位:環保局、安監局、公路分局、潤泉供水公司、相關鄉鎮(街道)〕
(五)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評估。整合環保、水利、供水、衛生等部門的水質監測資源,科學劃定監測范圍、監測斷面和監測指標,加強水質自動監測監控和預警能力建設,新建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雙溪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環保部門要定期開展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及時公開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發現問題立即組織整改。雙溪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月監測29個指標、每季監測61個指標、每2年監測109個指標。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按照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開展水質監測,每期監測28個指標。〔責任單位:環保局、水利局、衛計委、潤泉供水公司〕
(六)規范化建設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各相關鄉鎮(街道)嚴格落實鄉鎮(街道)飲水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資金、運行管理經費,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切實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對日供水1000噸以上的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要依法劃定保護區,進一步明確和核實保護區的地理界線,參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HJ/T 433-2008),查漏補缺,規范、整齊、統一設置界樁、交通警示牌和保護區標志標牌等標識以及保護區內道路警示標志,警示過往行人、車輛及其他活動遠離水源。加大力度實施一級保護區隔離設施建設。對一級保護區周邊區域要加快建設隔離防護設施,杜絕人為活動對取水口的影響。水利局要結合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完成“五七水庫”等城區備用水源建設。〔責任單位:環保局、水利局、相關鄉鎮(街道)〕
(七)持續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宣傳教育引導。組織開展飲用水源保護科普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及網絡等媒體普及飲用水源保護知識,著力提高群眾樹立水資源、水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明確告知公眾做好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和要求,采用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力爭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通過紀念“六·五環境日”“3·22世界水日”“5f15節水周”等方式,宣傳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的重要意義,環保部門要向市民發送短信溫馨提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水利局、環保局、相關單位〕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管理責任。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將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納入民生工程,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統籌協調,強化監督檢查,落實建設任務。對照水源地管理與保護的重點任務,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整改時限和整改目標,扎實開展整改工作。
(二)加強部門聯動。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完善組織體系,實行綜合執法,強化聯合整治。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形成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屬地政府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良好格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各負其責,加強聯動,合力推進。
(三)加大經費投入。落實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的人員和專項工作經費,加大對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的投入力度,在水污染防治、城市建設、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項目中,優先安排水源地水源管理保護項目,將雙溪水庫水源地保護經費納入市政府財政預算,各相關鄉鎮(街道)也要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四)建立考核機制。將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工作納入市政府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部門、水源地屬地政府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定期對各部門、水源地屬地政府水源地管理保護職能履行情況進行通報。
附件:德興市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名單
德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